跳到主要內容區

材料實驗(一)(賴宜生)

材料實驗(一)

頁首 / 材料實驗(一)
課程名稱
(中文) 材料實驗(一)
開課學程
大學部
(英文) Materials Lab I
課程代碼
DSCE0248
授課教師
賴宜生
學分數
1
必/選修
開課年級
材料二
建議先修科目
課程概述 (course description):
這門課程為分組實驗課,內容主要讓學生學習陶瓷材料的製程與性質量測。

課程目標 (course objectives):
1. 訓練學生實驗技巧與實作經驗
2. 了解各項分析儀器及操作
3. 建立解決問題能力
教科書
陶瓷製程實驗講義,許志雄 編撰。
參考書籍
SDGs
單元主題
內容綱要
對應之學生核心能力
核心能力達成指標
傳統陶瓷原料特性概述
1. 黏土的分類及其特性
2. 石英的特性與種類
3. 長石種類及其特性
P1, P2, P4, P6
以課堂分組報告、分組實驗、階段考試評量來驗證學生核心能力的達成。
實驗一:觀察法求粒徑分布
1. 常用的粒度測定法
2. 光學顯微鏡攝像粒徑分布
3. SEM攝像粒徑分布
4. ImageJ粒徑計算
P1, P2, P4, P6
以課堂分組報告、分組實驗、階段考試評量來驗證學生核心能力的達成。
實驗二:篩分法與比重計法求粒徑分布
1. 不同mesh篩網粒徑
2. 土壤比重計篩粒徑原理
3. 解膠
4. 粒徑分布統計
P1, P2, P4, P6
以課堂分組報告、分組實驗、階段考試評量來驗證學生核心能力的達成。
實驗三:比重及密度測試
1. 陶瓷的理論密度、真比重、視比重、體比重定義
2. 使用液體比重瓶求真比重
3. 使用懸吊法求視比重與體比重
P1, P2, P4, P6
以課堂分組報告、分組實驗、階段考試評量來驗證學生核心能力的達成。
實驗四:石膏模製造
1. 石膏種類及特性
2. 石膏模的優缺點
3. 石膏模製作
P1, P2, P4, P6
以課堂分組報告、分組實驗、階段考試評量來驗證學生核心能力的達成。
實驗五:泥漿調配與注漿成形
1. 注漿成形法介紹
2. 黏土與非黏土原料的物理化學
3. 電雙層與反凝作用
4. 泥漿的流變學
5. 注漿鑄造機構
6. 注漿實驗
P1, P2, P4, P6
以課堂分組報告、分組實驗、階段考試評量來驗證學生核心能力的達成。
實驗六:粉料備製與乾壓成形
1. 乾壓成形介紹
2. 乾壓理論
3. 粉料備製
4. 乾壓實驗
P1, P2, P4, P6
以課堂分組報告、分組實驗、階段考試評量來驗證學生核心能力的達成。
實驗七:高純度氧化鋁備製,溶膠-凝膠法
1. 溶膠-凝膠法介紹
2. 金屬烷氧化合物的膠化原理
3. 金屬鹽類化合物的膠化現象
4. 膠體乾燥
5. 硝酸鋁與氨水溶膠-凝膠實驗
P1, P2, P4, P6
以課堂分組報告、分組實驗、階段考試評量來驗證學生核心能力的達成。
實驗八:刮刀成形法
1. 刮刀成形介紹
2. 近代陶瓷成形法概述
3. 粉體處理
4. 薄帶鑄造成形法
5. 有機黏劑成份系統
6. 刮刀成形實驗
P1, P2, P4, P6
以課堂分組報告、分組實驗、階段考試評量來驗證學生核心能力的達成。
實驗九:燒結試驗
1. 燒結基本原理
2. 燒結量測技術
3. 燒結實驗
P1, P2, P4, P6
以課堂分組報告、分組實驗、階段考試評量來驗證學生核心能力的達成。
教學要點概述:
1. 教材編選:以ppt檔案呈現教材
2. 教學方式:課堂講授
3. 成績評量方法:甲、分組報告(書面與口頭) 60%,乙、助教分數與實驗參與程度 30%,丙、期末小考 10%。
4. 教學資源:http://elearning.nuu.edu.tw/
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