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材料系-課程之組成

課程之組成

頁首 / 課程之組成

本系大學生修業課程表中,各修業科目間並無檔修之規定。本系101學年度大學部入學生科目表中,課程之組成在材料基礎課程合計超過39學分,佔最低畢業學分(132學分)之28%以上,超過IEET之AC2004標準(Criterion 4.1.1)所規定之最低要求(四分之一)。專業課程包括必修22學分與選修至少34學分、共計至少56學分,佔最低畢業學分40 %以上,超過IEET之AC2004(Criterion 4.1.2)所規定之最低要求。

1. 材料基礎課程

本系之材料基礎課程,包括一年級所開設之微積分(一)(二)(6學分)、普通物理(一)(二)(6學分)、普通物理實驗(一)(二)(2學分)、普通化學(一)(二)(6學分)、普通化學實驗(一)(二)(2學分)、材料科學導論(一)(二)(6學分)、工程材料力學(3學分)、材料科學英文導讀(1學分)等課程,共八種課程列為必修課程(共32學分),另有選修課程計算機程式(2學分)。

2. 基礎與專業銜接課程

二年級所開設之材料基礎與專業課程銜接,分別有:陶瓷材料實驗(1學分)、金屬材料實驗(1學分)、物理冶金(一)(二)(6學分)、材料熱力學(一)(二)(6學分)、工程數學(一)(二)(6學分)、陶瓷材料(3學分)等六門學科列為必修課程 (共23學分);也同時開設如金屬材料(3學分)、高分子概論(3學分)、半導體材料(3學分)必選(三選二),以及量子物理導論(3學分)、電子電工學(3學分)、工程圖學(2學分)等選修科目,提供學生修習材料科學及工程相關課程之選擇。

3. 專業課程

專業課程則因應時代需求與教師研究專長,在三年級起大致分為陶瓷/玻璃、金屬材料、半導體材料與高分子材料領域。陶瓷/玻璃材料領域課程包括陶瓷製程(3學分)、玻璃學(3學分)、陶釉學(3學分)、電子陶瓷(3學分)、玻璃製程(3學分)、物性量測實驗(1學分)、材料光電磁特性(3學分)、界面化學(3學分)……;金屬材料領域課程包括結晶繞射(3學分)、金屬熱處理(3學分)、、鋼鐵冶金(3學分)、材料製程實驗(1學分)、材料動力學(3學分)、材料機械性質(3學分)、相變化(3學分)、粉末冶金(3學分)…..。對於有心投入電子及光電領域之學生,開授固態物理(3學分)、半導體材料(3學分)、光電材料(3學分)、奈米材料(3學分)、材料物理性質等課程(3學分),提供學生作為選課之參考。

4. 進階專業課程

進階專業課程分為陶瓷/玻璃、金屬材料、半導體材料與高分子材料等領域。陶瓷/玻璃材料課程包括能源材料(3學分)、玻璃特論(3學分)、生醫材料(3學分)、光纖材料(3學分)、電子構裝(3學分)、陶金材料(3學分)、厚膜技術(3學分)……..;金屬材料領域課程包括金屬製程(3學分)、破壞科學(3學分)、非晶質材料(3學分)、腐蝕與防治(3學分)、鑄造學(3學分)、焊接工程(3學分)、表面科學及工程(3學分)、材料設計與選擇(3學分)………。後二者領域對於有心投入電子及光電領域之學生,除上述陶瓷玻璃相關進階專業課程外,亦開授半導體製程(3學分)、光電元件與製程(3學分)、奈米材料(3學分)、薄膜技術(3學分)等課程,提供學生作為選課之參考。

5. 通識課程

請另見通識中心規定。

瀏覽數: